東莞市樺達儀器儀表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開關電源測試設備(S.P.S TESTER)的生產及銷售商!

樺達儀器儀表
功率計供應商詳細分析國產檢測儀器的現狀
我國國產檢測儀器商業化起步晚于國外企業多年,發展到現在,仍存在著人才缺口、自主創新弱、技術難轉化成果等多種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國產儀器的發展。而必須強調的一點是,高精密度的檢測儀器在商業化發展上,又缺乏策略進行推廣,從而無法搶占市場,在儀器行業領域內拔得頭籌。
實體轉化差距大人才全面告急
事實上,目前一些國產儀器制造商已經通過努力和投入,完成很多在性能指標達到新的創新技術儀器樣機,其性能、品質、指標甚至可以同國際先進水平相媲美,但是一旦批量生產之后,其品質就大打折扣。一方面是研發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是一些好的技術成果市場效益不明顯。很多儀器制造企業面臨著既要生存又要創新的發展瓶頸,為了生存往往選擇急功近利的發展方式。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秘書長閆增序曾提出:“中國科學儀器行業的發展已進入結構調整和發展機遇期,企業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企業效益下降是行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必須引起大家共同關注;進出口形勢嚴俊,面向國際市場需提升國產儀器競爭力;自主創新、轉型升級是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結構調整、企業增效的關鍵。”
另一方面,我國目前儀器制造人才數量與國外差距明顯,特別是高端人才短缺已成為阻礙產業發展的瓶頸。國產儀器市場需求有但遇技術人才難題擺在了發展面前。業內人士指出,科學儀器企業的高端人才非常少,這個缺口應該超過30%.除了高端人才短缺,綜合應用型人才少、人才流失嚴重等問題,也成為我國科學儀器行業“人才命題”亟待解決的內容。
高精密儀器不缺市場力不足
總管各行各業,中國制造對于高端市場的占有率非常低,在儀器行業也不例外。但與此矛盾的是,我們科研人員并非開發不了高端精密儀器,目前最缺乏的是轉化為商業果實的能力。以中科院電工所和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合作的“高速掃描原子力顯微鏡”項目作為案例,或許可以幫助國產儀器企業在發展道路上,借鑒一二。
目前國內唯一一臺“高速掃描原子力顯微鏡和快速共聚焦熒光顯微鏡聯合成像系統”就在中科院電工所,據介紹,這臺高速原子力顯微鏡就是為滿足納米中心的科研需求而研制的,幫助科研人員實現細胞的動態特性觀測。其顯微鏡速度快、觀察范圍大,其掃描行頻達70赫茲,掃描范圍可達50~70微米。
目前為止,其他任何國家都沒有這樣的儀器,掃描速度快的沒我們觀察范圍大,掃描范圍勉強接近我們的速度絕沒我們這么快。同時,它已經成功應用于活體微血管內皮細胞的原位成像。中科院電工所所長助理、微納加工技術研究部主任韓東介紹說,這臺儀器一開始是瞄準醫學領域研制的。“一般的顯微鏡只能觀測細胞的生化、外在特征,我們的儀器能夠感知細胞之間力的變化,進而揭示其力學特征。高速掃描原子力顯微鏡未來在醫學檢測領域大有所為。樂觀地估計,未來所有醫院都可能用到我們的高速掃描原子力顯微鏡檢測病人的各項特征。”